这条粽子连蔡澜先生吃了都坦言对其痴迷
2024/1/28 来源:不详记录美食每一刻,hello食客们大家好,这里是善良的食客,我是小善。
著名美食家蔡澜先生是出了名的嘴刁,他对于美食的追求也非常讲究,可蔡澜先生再怎么嘴刁也还是被这条粽子所“征服”,究竟是“何方神圣”如此厉害?
道滘粽让蔡澜先生对其“痴迷”的是来自道滘的著名美食——道滘裹蒸粽。
粽子对于水乡道滘人的生活具有更现实的意义。过去道滘的水乡渔民每天一早就要划着渔船出去劳作,有时中午也没时间回家吃饭,一天都在渔船上度过,所以渔民们都喜欢带上粽子作为食物。众所周知,糯米比较耐饿,而粽子又容易携带,于是乎粽子成了渔民的首选,特别受欢迎,家家户户也都开始做粽子。
老一辈人回忆到,道滘裹蒸粽的创始人叫叶潮先生。而令道滘裹蒸粽更上一个台阶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道滘冠华酒家的大厨李绍裘先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其改良,使其味道也越来越好。使得道滘裹蒸粽的名声一下子传播开来。
道滘裹蒸粽之所以名气大,在于它的特点,味道浓郁,馅料也十分的丰富,从中切开,香气扑鼻,卖相也相当的好,吃起来更是香的不得了,根本原因是在于它一贯以来的讲究在选材用料都及其规矩严格的制法上下功夫,选用糯米米粒饱满,糯性十足,且糯米粒粒通透。里面包着的咸蛋黄甘香可口且流油,而裹蒸粽的灵魂在于那口肥猪肉,肥猪肉经过两天的腌制变得十分香口,按照比例,加上蒜茸、沙姜、五香粉等调味品混和。裹粽也是一项技术活,必须把粽裹得密不透风,米粒不能漏出来,煮的水也进不去,然后再用咸水草结结实实的把粽子扎紧,这才算是大功告成,蒸煮裹蒸粽,火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一般用猛火蒸煮5个小时以上。刚出炉的裹蒸粽,粽香扑鼻,咸蛋黄与猪油的混合,令人食欲大增,垂涎三尺。
迷人的粽子口水直流在道滘,粽香弥漫,道滘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不仅销往粤港澳,还远销全国各地,让在外游子也可以品尝到家乡的美味。
道滘裹蒸粽要趁热吃才美味,刚出锅的粽子,解开粽叶,用刀从中切开,一股香气扑面而来,再撒上一层白糖,便可食之。道滘粽的味道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肯定,口碑相传,蔡澜先生吃过得赞不绝口,港澳同胞将此作为返乡手信,载誉港澳。“珍珠白姑娘,许配笔叶郎,穿衣去洗澡,脱衣上牙床”这句诗也正是形容裹蒸粽的“婀娜多姿”。
小善在这里也向食客们推荐,有机会可以体验一番道滘裹蒸粽滋味。
喜欢的朋友可以给小善点赞或评论转发收藏,你们的支持是小善创作的最大动力,也可以提出你们宝贵的建议,这对于小善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感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