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味荆州改良后的传统美味糯米包油条
2023/11/6 来源:不详迎着晨间的第一束光,古城荆州开启了新一天的好时光。胃里空空,脑袋就会荡荡。上学的、上班的、晨练的、采购的...黄金堂路和张居正街交汇处忙碌得很。
无论新的一天会面对什么,大家出门第一件事就是过早。
小的时候,在上学路上总能看到一位推着早餐车卖糯米包油条的老姨妈。一块砧板、一片无纺布、一桶刚刚蒸好的糯米,一沓冒着热气裹着菜油香味的油条,再加上各种配菜。她的味道算不得多好,但是只要一小个糯米包油条就能供给我一上午的学习能量。
她是丫丫姐,大名叫杨涵轶,80后。颜值高又健谈,情商高又幽默。跟她聊天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颇有些社交牛逼症的意味。她一路摸爬滚打做过很多生意,从大型餐饮、美容院到娱乐业。也曾经创造了3天赔40万的记录。
她刚开始选中现在这个店面决定做糯米包油条的时候,房东一脸疑惑地说:“我这个店原先是做烤鸭,后来做面馆都黄了。你准备做什么生意?”
丫丫姐:“我做糯米包油条。”
房东:“搞糯米包油条,你还值得搞个门面?去路边摆个摊子就行了啊。”
但是,等她正式开始经营了房东再来看却赞不绝口。生意好,环境干净,看来可以长期做下去。
荆州的早餐界往往是姨爹姨妈们的天下,早起早睡的生活作息让丫丫姐一个80后显得有些特别。但是随着她这类人群的出现,也为传统美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她的糯米包油条上了外卖平台,所以除了周围的食客还有很多通过外卖平台派送的“好吃佬”支持着她。
有个姑娘通过外卖平台点餐,早上点她家糯米包油条,中午还是点她家的糯米包油条。点的一份60块钱的,包起来比她的胳膊还要粗。她留言道:“我这么吃,你不会笑话我吧?”由于菜色多种多样,所以食客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搭配做到一个月不重样。
丫丫姐从饭团的制作得到了灵感,所以除了我们传统的常见菜色:海带丝、土豆丝、萝卜干等,还有肉松、酥肉、牛肉等新菜式。制作方式也简单:摊平糯米加上配菜、放上油条然后捏紧就成了。
吃过他们家糯米包油条会发现糯米和油条口感佳:糯米有嚼劲、油条酥脆。就算放凉了口感也是不错的。秘诀就在于选材和糯米蒸的过程中把握好火候。油条是丫丫姐自己炸的,比外面买的油条更加瓷实体积要小一些。
丫丫姐说:现在的她虽然累,但是很快乐。我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曲意逢迎、阿谀奉承、刻意讨好谁,只需要把产品做好就自然有回头客。然后对我说一句:你做得蛮好吃!我就特别高兴。
荆州流传着这样一个民俗。哪家如果有去世的老人,在出殡的早上,前来参加出殡仪式的客人都要吃上由这家大儿媳做好并分发给众人的糯米包油条,名曰:“搭寿”。所以,糯米包油条是一个寄予了美好愿望的传统美食。
而早期的糯米包油条原本是一种小吃,又叫做秶饭,流行于中国江南地区,一般作为早餐食品,因为特有的饱腹耐饿属性,很受体力劳动者喜欢。
时代在向新,生活在进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美食也在改变着。在万物更迭中,保持更强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