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和茶一起煮,加入不同的配料,变成了美食
2024/12/30 来源:不详白癜风患者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3799.html
没有小长假,周末想出行旅游,选择近距离比较有特色的城市,是最好的旅游方式。
在广西北部三江侗族自治县,住着很多侗族人,有很多村寨,能体验不一样的民俗风情。三江县,是汇聚了浔江、榕江和苗江而得名。
不喜欢自驾出行的朋友,可以选择动车到达三江南站,在车站的附近有很多侗家特色的客栈,住宿的选择比较多,公交路线网络也很健全,有公交到达各大景点,食宿和交通都很方便。
一、侗寨,非常有民族特色建筑
侗寨,通常都有鼓楼、寨门、寨墙、居民的住宅楼、水井、石板路、池塘、排水沟、戏台、禾仓、禾晾等功能建筑物和配套设施组成。
侗寨基本上都是依山而建,寨前有河流水域,一般会建在群山环抱之中,寨边上的梯田一层一层,寨脚下面是长流的河水,寨头或寨尾有着参天的大树和一座座各种各样的桥,有木桥、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木桥中,以独特的艺术结构,高超的建筑技巧的长廊式木桥闻名,当地人称为“风雨桥”或“花桥“。
侗寨最具特色的建筑物,非鼓楼莫属了。侗家人到一个地方居住,会先建楼再修路,建寨,足以表明鼓楼的重要性。在古代,寨里的大事或者节日,村民的纠纷调解等,凡是需要讨论的事情,都会选择到鼓楼商讨解决。
鼓楼是纯木结构的重檐建筑,底部为一个大方形,最外面是密集的层檐,每一层都有飞檐翘角,在檐板上绘有侗族特有的彩绘,高达几米到几十米不等,而广西三江的鼓楼多为楼阁型,四周配有长凳,是鼓楼的实际使用部分,日常人们聚集时,可以坐在上面休息或者开会等,鼓楼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结晶,更是侗族文化的载体。
二、程阳风雨桥
在三江县林溪乡马安寨的程阳桥,是风雨桥的代表,是至今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侗族风雨桥。这座桥主要是为人们休息,遮风避雨的,故取名为风雨桥。
桥长大约多米,桥宽约16米左右,横跨在县城的浔江之上,共有7座小亭,桥的中间用青石砌成,用粗大杉木,一排一排立起作为桥身,走在桥上,一排排整齐的古木,树立在桥上,慢慢欣赏沿途的风景,你仿佛进入了时间隧道一般,身心都安静下来了。
在三江侗族村寨里,鼓楼式的风雨桥,大小不同大约有多座,人们还建有很多供路人休息的小阁楼,当地人称这些凉亭为“风雨亭”,建筑很精巧雅致。
三、侗族人民的传统美食
侗族油茶
打油茶是侗族乡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天三餐随时都会制作,也会以油茶招待客人。
对于长期居住在大山里的侗族人们而言,油茶可以充饥、祛湿,开胃生津,所以,人们也会把油茶当作早餐。
日常家庭打油茶,需要油和茶,选择的茶叶有两种,一种是经烘炒制作过的茶叶,一种是刚从茶树上摘下的新鲜嫩芽。
选好了茶,需要选择搭配的佐料,配料一般有玉米花、黄豆、芝麻、花生米、糯米巴等,然后是煮茶,放入茶油,将茶叶煮开后过滤,留茶汤,将你喜欢的配料放入碗里,加入茶汤,一碗简单的日常油茶就好了,喝一口,味道从苦涩开始,再喝一口,口感清淡,到最后你会感觉到甘甜,这就是油茶特殊的地方,能从中感受到先苦后甜。
2.侗家三宝
三江的酸鱼、酸鸭和酸肉,堪称侗家三宝。侗乡人民日常饮食素有”侗不离酸“的说法,所以,在平常生活中,甚至很多节日喜庆的宴席上,都会出现”侗家特色的酸鱼、酸鸭和酸肉。
这种吃法,据说是以前由于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为了延长食物保存期限,会采用独特的方法将稻田鲤鱼、土鸭和猪肉,加入甜酒、糯米、蒜米、辣椒等佐料腌制起来存放到坛子里,腌制一段时间后带有酸酸的味道,再经过烹制后就会变了现在非常受欢迎的侗家酸食了。
三江的油茶、绿茶、红茶、腊鸭,酸肉等等特色的美食,品种繁多,每一种都带着浓烈的侗家乡情,很多游客到三江都会选上几样伴手礼带给亲朋好友品尝,感受侗族人民的美食和不一样的民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