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面包也能柔软拉丝,配方健康无添加剂,

2024/12/28 来源:不详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92721.html

最近在家做面包,越做越有感觉,恨不得天天玩面团!喜欢的美食总想分享给大家,所以,食谱还是要写的。

总有人说自己在家做的面包不够柔软,其实还是没掌握到制作面包的方法。家庭自制面包也能柔软拉丝,配方健康无添加剂,全家都很喜欢。爱吃面包的朋友一定要试试,面包做好了,特别有成就感。

今天想要分享的面包是在原味吐司面包的基础上改进的紫米吐司面包,也就是加了紫米馅的吐司面包。

紫米馅一直都是我家小朋友喜欢的,甜甜的,软软糯糯的,特别好吃。加了蜂蜜放到面包里当馅料,本来就很柔软的吐司面包更加美味了!一起来看看详细的制作过程吧。

:鸡蛋液53g、清水g、盐3g、白砂糖50g(面团用)、高筋面包粉g、耐高糖酵母粉5g、动物黄油40g、熟黑芝麻10g、墨江紫米适量、白砂糖20g(紫米馅用)、蜂蜜适量;

:柏翠Q7厨师机、阳晨吐司盒、高比克T45风炉烤箱

:度,30分钟

1、将配料表里的鸡蛋液53g、清水g、盐3g、白砂糖50g(面团用)、高筋面包粉g、耐高糖酵母粉5g,按照顺“先液体、后粉类”的顺序加到搅拌桶里。

这里需要提醒一下,由于面粉的吸水性不同,建议配料时,预留20g水量,根据揉面情况再决定是不是要继续添加,以免造成面团太黏,频繁加面粉的情况。

2、启动搅拌程序,先低速,再高速,揉到能拉出粗膜的状态,把软化的黄油40g,放到面团里,继续揉面至光滑,能拉出不容易破的薄膜即可。

3、把熟黑芝麻放进面团里,搅拌30秒到1分钟,搅拌均匀即可停止。

4、把揉好的面团滚圆,放到盆里,盖上盖子,醒发至2倍大;

¥柏翠Q7专业厨师机家用大容量和面机商用揉面机鲜奶机多功能和面机淘宝月销量50旗舰店¥¥购买

面包面团的液体含量比较大,手工揉面比较费力,如果有厨师机代劳,就省事多了。我用的是柏翠Q7厨师机,揉面相当给力,做面包特别轻松。

5、准备好紫米馅,我用的是墨江紫米,本身就是粘糯的,加水蒸成米饭,再加入白糖和蜂蜜拌均匀,就是甜甜的糯米馅了。

如果没有墨江紫米,可以用普通的紫米或黑米,加上白糯米一起焖煮成饭,再加白糖和蜂蜜拌成馅,喜欢奶香味的,还可以加一些奶粉或者炼乳。

6、发酵好的面团分成6个等大的小面团,盖上保鲜膜,先静置醒发15分钟,让面团休息一下;

7、再用擀面杖擀开成长方形,中间铺上紫米馅,一个面团大概放40g馅料,铺平,再从上往下卷成长条;

8、依次将6个面团全部卷上紫米馅,3个一组,编成麻花辫的形状;

9、将编好的麻花辫面团放到吐司盒里,两头的收口放下面,盖上保鲜膜,发酵至8分满;

10、烤箱度预热,把发酵好的面团放到烤箱里,度,30分钟;

如果用平炉烤箱烤面包,建议面包发酵好以后,在表面刷一层全蛋液,烤出来的面包会更好看。

烤箱都会存在温差,请根据自家烤箱的脾性进行设置温度和时间。

¥3阳晨烘焙工具红色波纹不沾土司盒淘宝旗舰店¥89¥购买

吐司盒是g的,可以盖上盖子做成正方形,也可以打开盖子做成山形,好的吐司盒上色可以让面包上色均匀,容易脱模,做出来的吐司特别好看。

烤好的吐司面包要及时取出,放到晾网上散热,还有余温时装袋,密封保存,放两三天都还是软软的,特别好吃。

紫米吐司面包的做法介绍完了,这里再总结一下做面包的注意事项。

一:做面包一定要用面包专用的高筋面粉和耐高糖酵母粉;

二:由于面粉的吸水性不同,第一次使用参考配方时,一定要预留水量,不要一次全加进去,揉面的前2分钟根据面团状态再少量多次添加,基本3分钟左右就能确定面团水量是否合适了;

三:面团里放动物黄油味道会比较香,口感更好,如果没有,也可以用其它清淡一点的食用油来代替;

四:除了紫米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换成其它的干果或馅料,如果不放馅料,就是原味吐司面包,都很好吃;

五:我是用风炉烤箱烤的,所以表面没有再刷蛋液,如果平炉烤箱烤面包,建议刷一层全蛋液,烤出来的颜色会更加油亮好看。

面包好吃不难做,有个词叫做“熟能生巧”,只要经常练习,都能够越做越好。

这个吐司面包的配方非常不错,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做很多种口味的面包,喜欢吃面包的话,就动手试一试吧!

您好,这里是魔多厨房,我是多妈!全职妈妈一枚,有两个可爱的女儿。我喜欢带着孩子们四处溜达,也喜欢在家做饭烧菜!努力让我的全职妈妈生活,过得简单而美好!希望与大家交流厨艺技巧、带娃经验,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79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