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人的年味做米糕晒红薯干包粽子
2025/4/22 来源:不详年味是临近春节除夕产生的浓浓气氛,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年味,都有各自的特色。东北的年味从储备大白菜大肉和做粘豆包饺子开始,云南的年味从杀年猪开始,西北的年味从准备羊肉开始,南方的年味从屋内扫尘打扫卫生开始。
浙江地域广阔,浙北浙南浙东浙西传统习俗各异,记忆中的年味也是不一样的。浙江的一个小县城江山市的年味个人认为是从做米糕开始的,之后就进入了迎接过年的准备阶段。
1.做米糕
江山人小时候爱吃米糕,这是60后70后80后小时候最容易得到的零食,也是过年必备的年货。临近年关,家家户户都要做米糕,粳米和糯米按一定配比洗干净晒干,磨成粉,加上白糖或红糖,再放在笼屉上蒸熟后切成片。条件好一点的会多放点芝麻粉、红糖或者花生粒等,有白米糕、芝麻米糕、花生米糕等。做上几十斤到上百斤,备足来年一年的用量,既可以作为小孩放学后的零食,又可以作为大人们干活间隙充饥的零食。
小时候,放完寒假,厨房里冒出蒸米糕的热气,妈妈忙着切米糕的时候,我就知道快要过年了,期待可以大年初一有新衣服穿,有糖果吃。
2.晒红薯干
小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晒红薯干、红薯条、红薯片、茄佩(方言)。冬天农闲时,一般提前一个月时间,每家每户就会晒红薯干,将红薯清洗干净,或切成条、或切成片,煮熟之后晒干,就成了红薯条、红薯片。红薯片油炸一下,脆甜脆甜的。
茄佩(方言)的做法就比较复杂了,将红薯煮熟后打成糊状放入白糖增加甜味,放在模型上摊薄,切成菱形样子,晒干之后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油炸一下脆脆的。
3.包粽子
临近除夕三五天的时候,老家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包粽子,洗净糯米,与盐、酱油按口味搅拌均匀,馅料有肥瘦相间的猪肉、咸菜或者是咸蛋黄等,包好之后放在锅里煮。
记忆里小时候,妈妈会在吃完中饭之后就开始准备食材直到包完粽子,忙碌一下午,煮熟第一锅粽子一般都在晚上八九点了,我会等在灶台边上吃粽子。起锅之后,妈妈每年都会重复一句话“等会,先敬完天地和祖宗后,再吃”,然后妈妈会拿三个粽子敬天敬地敬祖宗,感谢一年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感谢祖宗的保佑。
4.备年货
年前的一周时间都是购买年货的时间段,买新衣服、买对联、买糖果、买花生瓜子、买猪肉、买鱼等,天天都会去集市上补充年货。
除了购买之外,自家养的鸡鸭鹅都是年货的一部分,父母会提前两天处理好,清洗干净准备在除夕夜和正月里吃。
一切准备妥当,除夕夜是团圆的日子。忙着备年货是年味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浓浓年味就是因为有忙着准备年货的那种热闹感。
穿新衣服、吃平时吃不到的糖果、吃大鱼大肉、玩鞭炮、滚雪球堆雪人,是80后认为年味最美好的记忆。